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的周昊,手指关节僵硬,行动不便,曾因身体原因被多家企业拒之门外。但他凭借顽强毅力,在计算机编程领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。
2019年,周昊偶然得知省残联与互联网企业联合开展残疾人编程培训项目,便毫不犹豫报名。课程中,复杂的编程语言和长时间的键盘操作对他来说是巨大挑战。别人一小时能完成的代码编写,他需要花费三小时,因手指灵活性差,经常按错按键导致程序报错。但他把困难变成动力,给自己制定“双倍训练计划”:白天跟着老师学习理论,晚上在宿舍反复练习,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通过在线论坛请教技术大神。
培训期间,周昊主动申请加入实训项目组。在开发社区便民服务小程序时,他负责核心功能模块编写,为了优化用户界面交互体验,连续两周每天工作12小时,反复测试修改代码。项目上线后,用户好评如潮,他的技术能力也得到了认可。
结业后,周昊被合作企业录用为正式程序员。工作中,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凭借细致严谨的态度,总能发现程序中的潜在漏洞。他开发的财务自动化处理系统,帮助公司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,获得“年度创新员工”称号。
现在的周昊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,还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编程学习经验,帮助更多残疾人掌握这门技能。他用实际行动证明:只要心怀梦想,即使身体有缺陷,也能用代码“搭建”出精彩人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