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公开招标、邀请招标、竞争性谈判、竞争性磋商、询价,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,按照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来选择承接主体确定承接主体。
此外,政府在选择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时,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1. 资质和经验:评估承接主体是否具备相关的行业资质、许可证,以及在类似服务领域的成功经验和良好业绩。
2. 专业能力:考察其在特定服务领域的专业知识、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,以确保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。
3. 信誉和声誉:了解承接主体的商业信誉、社会声誉,包括是否有违法违规记录、是否受到过相关投诉等。
4. 财务状况:审查其财务稳定性和可持续性,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和财务能力来履行合同义务。
5. 服务方案:评估所提交的服务方案,包括服务内容、服务方式、质量保障措施等,看是否符合政府的需求和要求。
6. 团队实力:考量承接主体的团队规模、人员素质、专业结构等,以判断其服务提供的能力和潜力。
7. 价格合理性: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,比较不同承接主体的报价,选择性价比高的方案。
8. 本地化服务能力:对于某些需要及时响应和现场服务的项目,优先考虑具有本地化服务网络和团队的承接主体。
9. 社会责任履行情况:关注承接主体在环境保护、劳动权益保障、公益事业等方面的表现。